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補運的儀式

補運儀式:一般宮廟為信徒補歲運不足的道教科儀、百姓祈求轉運的道教信仰儀式。通常當信眾自認為時運不濟,便可以利用補運來設法補救;也有信眾認為每年做補運儀式,可以對自己有加分作用。

一般宮廟辦理「補運」或「進錢補運」的儀式非常普遍,也是駐廟法師和道士日常進行的科儀之一,科儀程序與祭品大同小異。要補運的信徒準備米糕、蛋、龍眼乾、三杯紅圓、補運錢(冥紙)等祭品,到宮廟案桌直接向神明祈求,再將蛋殼與龍眼乾殼剝掉,表示脫去霉運。若為進一步增加效力,也有請法師和道士做補運儀式者,但須給個紅包,而祭品要再加「替身」、十二元神紙錢、等。補運多在春、夏二季舉行,通常以在宮廟主神聖誕時進行儀式最多。當然也有宮廟在一年開春時即請法師或道士做補運科儀,認為此舉可以祈求全年好運。

補運儀式進行時所誦念的補運咒語如「五方補運運花開,災殃退避好運來。」另一方面受到神的加持 信眾則有加強心理建設的作用 信心滿滿。